微軟向左,蘋果向右,但他們都是為了把“魚”賣出去
十月份最重磅的兩場發(fā)布會,分別歸屬于微軟跟蘋果,這兩家公司在過去幾十年間輪流引領著硅谷乃至全球的科技行業(yè)的風向標。但是出奇巧合的是,相隔不過兩天的發(fā)布會卻都是以PC作為主角的。 微軟和蘋果一直都在走不同的道路,就好像它們的創(chuàng)始人蓋茨和喬布斯一樣。從之前的歷史來看,二者互有勝負——也許蘋果近年來風頭更盛一些。但是這兩場發(fā)布會看下來,我們會發(fā)現蘋果跟微軟在PC行業(yè)上不同的思考邏輯,和對這個市場未來的獨到理解跟判斷。 當兩個“老司機”同時發(fā)車,跟誰一起走就成了個問題。
2016-11-07 17:15:01
來源:釘科技??
作者:于樹林

5e16b29da1ec81b.jpg

十月份最重磅的兩場發(fā)布會,分別歸屬于微軟跟蘋果,這兩家公司在過去幾十年間輪流引領著硅谷乃至全球的科技行業(yè)的風向標。但是出奇巧合的是,相隔不過兩天的發(fā)布會卻都是以PC作為主角的。

微軟和蘋果一直都在走不同的道路,就好像它們的創(chuàng)始人蓋茨和喬布斯一樣。從之前的歷史來看,二者互有勝負——也許蘋果近年來風頭更盛一些。但是這兩場發(fā)布會看下來,我們會發(fā)現蘋果跟微軟在PC行業(yè)上不同的思考邏輯,和對這個市場未來的獨到理解跟判斷。

當兩個“老司機”同時發(fā)車,跟誰一起走就成了個問題。

微軟:手指與屏幕之間無需界限

Microsoft Surface 設備和配件 購買 Surface 平板.png

微軟在2012年6月正式發(fā)布了搭載Windows RT系統(tǒng)的Surface RT平板電腦,它搭載NVIDIA Tegra 3四核處理器,2GB內存、32GB/64GB存儲容量,配有一塊分辨率為1366×768的10.6英寸屏幕以及雙攝像頭,是微軟Surface系列的開山之作。但是基于ARM架構的Windows RT系統(tǒng)具有先天的不足,既沒有x86那海量的應用,孱弱的性能也讓用戶捉急。作為一款試水之作,Surface RT反映了微軟搖擺不定的態(tài)度,它更多的把競爭對手定位成了iPad,而非筆記本電腦。但是這款產品為接下來的Surface Pro奠定了基礎。

2013年2月,微軟推出了Surface Pro,這是一款比Surface RT更高級也更專業(yè)的PC設備,將筆記本的芯片放入了平板電腦之中,其搭載Core i5 3317U處理器,配備了4GB內存,64GB/128GB存儲容量,還使用了跟傳統(tǒng)PC一樣的Windows操作系統(tǒng)。但是高昂的售價跟差勁的散熱效果,使得第一代的Surface Pro以失敗告終。不僅如此,Surface RT與Surface Pro還虧損了十幾億美元,好在財大氣粗的微軟并未因此傷筋動骨。

不甘心放棄的微軟沒過多久便推出了Surface Pro2,搭載最新版Win8.1操作系統(tǒng),處理器有所升級,但是整體造型并無變化,因此市場反響仍然很平淡。

真正讓微軟重拾信心的,是Surface Pro3,在這代產品線中,微軟總算反應過來,砍掉了累贅的RT系列,以低配置但卻是x86架構的Surface 3取代之。這一代的主角Surface Pro3表現更為亮眼。Surface Pro 3搭載英特爾四代Core i3/i5/i7處理器,4GB/8GB內存、64GB/128GB/256GB/512GB存儲容量,配有一塊分辨率為2160×1440的12英寸屏幕,不僅配置均衡,而且厚度重量均有所降低,這是微軟第一款真正對筆記本市場有所威脅的產品。

第四代產品則更不必說,屏幕升級為2763×1824的12.3英寸屏幕,內存與存儲容量也大幅增加,群眾好評率直線上升。真是如其所說:“平板新風格,筆記本新選擇”。這一代還發(fā)布了顛覆式的產品Surfacebook,相比Surface Pro系列,Surfacebook更偏向傳統(tǒng)筆記本的形態(tài),性能也更強。最新發(fā)布的一體機Surface Studio更是夸張的使用了28寸分辨率4500×3000的PixelSense顯示屏,支持10點觸控,搭配設計師一看就高潮的Surface Dial,誓要把全觸控進行到底。

從微軟的產品布局來看,如果加上那款傳聞中的Surface Phone,微軟就幾乎填平了了不同量級產品之間的鴻溝,而其中的關鍵,就是適用性極強的Windows 10操作系統(tǒng),以及全觸控的操作方式。

蘋果:想要全觸控?左轉有iOS

mbp13touch-gray-select-cto-201610_GEO_CN.jpg

一直以來,蘋果的產品線都遵循著極為嚴格的邏輯。手機端的產品線有iPhone坐鎮(zhèn),平板電腦端是iPad,PC端產品又劃分為桌面端和移動端。桌面端的產品線布局有iMac,Mac Pro和Mac mini,移動端為MacBook。樹狀分布,結構明確。

但是在最近幾年,這樣產品類別卻開始變得混亂起來。首先是在手機端,從iPhone5之后開始,蘋果把增加了一款iPhone 5c,這是蘋果的一次差異化嘗試,但可惜并不成功。隨后的iPhone 6進化為了大小兩個屏幕尺寸,擺脫了喬老爺人類最佳握感的3.5英寸之后,銷量也再上臺階。

但是iPad的銷量下滑帶來了一個新問題,那就是作為一個單獨開辟出來的新產品線,iPad夾雜在手機與傳統(tǒng)筆記本之間,定位很尷尬。iPad銷售最火爆的前幾代產品,用戶也不確定自己到底可以用這個大號iPhone來干些什么,也許,看電影跟雜志?

但是目睹了Surface Pro的成功以后,蘋果于去年推出了iPad Pro,為其附加了觸控筆跟鍵盤,但是蘋果遇到了跟微軟初期一樣的問題,那就是基于ARM架構的iOS系統(tǒng),在處理辦公事務顯得頗為乏力,哪怕有諸多業(yè)界大佬助陣(微軟還為這個相愛相殺的死對頭適配和優(yōu)化了office辦公套件),仍然不足以解決這一矛盾。蘋果為iPad Pro拍攝的電視廣告里說:“想象這是你的第一臺電腦”,我確信不是每個人都有這么好的想象力,也不會在拿到六、七千塊錢準備買臺生產力設備的時候,第一個想到iPad Pro。

但是即便如此,蘋果在某些方面依舊有著自己的堅持,那就是:他們也許會給iPad配上鍵盤,但絕不會為MacBook帶來觸控屏。

原因其實不難理解,iPhone 和 iPad 的主體是一整塊的玻璃,用戶可以通過多點觸控直接在屏幕上進行操作,并傾向于用全屏幕的方式使用 app。在 iOS 中,觸控是第一操作邏輯,iPad Pro加入鍵盤僅僅是為了更好輸入文字信息。相比之下,Mac 上采用的基于光標、菜單的間接操作方式, macOS本質上是一個面向PC端的操作系統(tǒng)。

蘋果全球營銷高級副總裁 Philip Schiller舉了個例子來說明這二者的不同:

Mac 的頂部就有一行固定的菜單欄,這行菜單欄對 Mac 的用戶體驗是至關重要的,可如果嘗試把這種菜單欄放在 iPhone,就變得非常不合適了。另一方面,如果為 Mac 配備觸摸屏,就必須保證手指在觸摸屏幕時能擁有優(yōu)秀的用戶體驗,我們?yōu)榇俗鲞^很多嘗試,但最后都證明在 Mac 上配備觸屏是一種糟糕的體驗,它遠沒有使用鼠標和觸摸板來得優(yōu)秀和直接。

把軟件放在硬件層面之上,蘋果借此來保證最好的用戶體驗。

Windows與macOS都是有著數十年歷史的成熟的操作系統(tǒng),但是這樣的成熟是基于傳統(tǒng)的PC體驗而言的。為了推廣統(tǒng)一不同設備間的觸控體驗,微軟放棄了自家最受好評的Windows 7的基本操作邏輯,轉而向更為扁平化也更適合手指點擊的Windows Merto風格進化,但是換來的是Windows 8的失敗,微軟最終在Windows 10上找到了一個平衡點。

十字路口,向左還是向右?

全球的PC市場不景氣,這已經是一個既定事實?;萜誄EO迪昂?韋斯勒甚至這樣評價道:“我覺得整個PC電腦行業(yè)就像是一個魚市。如果魚新鮮,你會感覺很好;如果魚不新鮮,你就會感到惡心?,F在的情況是,魚市里出現了很多不新鮮的魚,而且價格很貴。誰的魚新鮮誰就賣得好?!?/p>

這個比喻新奇中透露著一點心酸,PC這個科技產業(yè)正在變得像農貿產品那樣世俗,讓人提不起興趣來。

微軟跟蘋果這兩個最有地位的魚販子,正在盡他們所能保證魚的新鮮。他們所做出的努力,就是保持PC的持續(xù)創(chuàng)新——相對于智能手機來說,PC市場近年來實在少有大動作。雖然微軟涉及的領域很多,但是他的根基依然是存在于每臺PC當中的操作系統(tǒng)與相應的軟件和服務,再加上自家的手機業(yè)務一直未見起色,微軟在PC方向難免會走得更為激進一些。

反觀蘋果,坐擁iPhone這個“搖錢樹”,他們在Mac上的考慮,就要更為慎重一點。更何況macOS的設計基因中并未包含對于手指直接接觸屏幕進行操作這一項,蘋果就更不會冒險去做這樣的突破。畢竟,說到對于觸控操作的支持和體驗,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iOS更好的操作系統(tǒng)了。不管iPad的銷量如何下滑,它仍是蘋果公司最為重要的幾款產品之一,蘋果沒有理由再通過支持觸摸屏的macOS去蠶食自家的iPad市場。

這是否意味著,這次的MacBook,就是一款毫無新意的換代產品呢?我覺得這樣看稍顯片面了。如前面所說,蘋果縱使不愿意將macOS增加更的使用維度,但是他仍然要保證這次的創(chuàng)新足以讓消費者去升級他們手中的舊款設備,也就是扔掉手中不新鮮的魚。

這一次的MacBook更輕薄,性能也更強大——得益于摩爾定律,這在所有的電子產品中都可以實現。但是蘋果將屏幕升級為了廣色域屏,結合之前發(fā)布的iPad Pro 9.7和iPhone 7/Plus,這反映蘋果在推行P3標準色域上的決心。Touch ID與Touch Bar的加入,配合上本就很優(yōu)秀的具有Force Touch功能的觸控板,完全可以拋棄掉鼠標來完成日常的工作。也就是說,蘋果將macOS下的MacBook的體驗做到了最大程度的優(yōu)化,對比上一代產品,蘋果的確做到了在“L”形態(tài)的筆記本樣式下,所能做到的最多的提升。

說到底,微軟與蘋果的分歧,反映了過去歲月中這兩家做產品的態(tài)度:微軟就像是一個患有自閉癥的天才,在不動聲色中帶來讓人耳目一新的產品;蘋果像是外表俊朗內心高傲的公子哥,他很酷,但是不太管別人在想什么。

不過也有人覺得情形正在發(fā)生一些有趣的變化,事實上,在鮑爾默離開之后,微軟變得越來越有“極客范兒”,而蘋果則在失去喬布斯之后走向平庸。

或許吧,但是在這次對于未來PC形態(tài)的想象之戰(zhàn)中,沒有誰是徹底的贏家。他們只是走在不同的的道路上,一個繼承傳統(tǒng),一個打破邊界。

最新文章
關于我們

微信掃一掃,加關注

商務合作
  • QQ:611495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