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釘科技述評 ] 約1周前,蘋果HomePod的國行版本正式上架中國地區(qū)。這距離這款產(chǎn)品的正式推出,已經(jīng)過去了近1年時間。
在過去的1年中,智能音箱無論是在全球市場還是在中國市場都發(fā)生了不小的變化:根據(jù)Canalys數(shù)據(jù),在2018年的前三季度,智能音箱出貨量分別達到900萬臺、1680萬臺和1970萬臺,同比增長分別為210%、187%和137%。
釘科技曾判斷,智能音箱在2019年的發(fā)展或主要集中在三條路徑:一是能力的拓展,無論是“二合一”或者借由外設“變形”,都屬于這個范疇;二是形態(tài)的變化,借由外設“變形”,將“智能”屬性賦予各種揚聲器產(chǎn)品,或者通過屏幕等關鍵部門的改變提供新鮮感,則可歸為此類;三是平臺的構建,接入越來越多的可互聯(lián)智能設備,形成更多的場景和更廣泛的生態(tài)。
但進入中國市場的HomePod應該是這個過程中的個例,因為它基本上還是1年前的那個樣子。
產(chǎn)品依舊不怎么智能,“本土化”做得也不算好。比如音樂播放,呼叫Siri語音操作,HomePod可以調取Apple Music和 Podcast之中的內容,但來自第三方的內容需要AirPlay才能調用。而AirPlay能夠語音實現(xiàn)的指令相當有限,無非是播放/暫停、下一首等。這樣,不僅是有“封閉”的將用戶留存在Apple Music上的嫌疑,也不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,以筆者而言,不會僅僅收聽某一個平臺的資源。
另外,無論是Siri的延遲還是HomePod作為Macbook揚聲器時的播音延遲,都會讓習慣了其它一些能夠快速反應的智能音箱的用戶略抓狂。
蘋果的這款音箱將依舊對蘋果系產(chǎn)品以外的設備懷有“敵意”。比如,HomePod基本不能被國內用戶直接用作自己電視的揚聲器,除非用戶有第四代及以上Apple TV 4K。而只有Homekit生態(tài)產(chǎn)品才能聯(lián)合HomePod獲得較好的智能家居體驗。
如果這些槽點還不足以改變一個國內用戶購買HomePod的想法,價格可能會是“壓垮”這款產(chǎn)品的最后一根稻草:售價人民幣2799元。畢竟,智能音箱在逐步跳出曾經(jīng)的價格區(qū)間逐步下探,售價100元左右的國產(chǎn)智能音箱也并不難用。即便是被詬病價格比較高昂的華碩Lyra Voice,可能售價也沒有超過1500元(220美元),而它本身同時又是一臺路由器。
當然,HomePod并不是一無是處,從目前能找到的一些評論來看,用戶對其好評主要集中在音質部分,比如有網(wǎng)友稱“HomePod的音效已經(jīng)可以秒殺不少互聯(lián)網(wǎng)品牌的智能音箱”。蘋果此前曾表示HomePod更加注重“音質”而非“智能”,看來,對這款產(chǎn)品蘋果還是比較認真的,并不是開玩笑。
另外,音質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,都是部分國產(chǎn)智能音箱被詬病的主要問題所在,這或許是制約其發(fā)展的關鍵。當然,一些廠商已經(jīng)在尋找適合的解決方案,比如讓自家以控制能力為主的設備更輕量,也不突出聲音能力,而在不擅長的音質方面,與老牌音箱廠商合作,形成互補。
綜上來看,蘋果HomePod不太智能,卻依舊可能讓其它一些國產(chǎn)品牌尷尬。但這種局面并非不能扭轉,就看是HomePod的“智能”成長快,還是國產(chǎn)品牌能更快解決音質問題了。(釘科技原創(chuàng),轉載務必注明出處“釘科技”)
- QQ:61149512